为科学谋划学院"十五五"发展规划,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,11月7日下午,信息技术学院组织召开专题意见征询会。院长王春霞、副院长陈涛及各系部、教研室负责人齐聚一堂,围绕人才培养、课程建设、产教融合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。

专业升级:锚定智能方向 凝练特色优势
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孙红丽提出,计科专业需在传统框架基础上突破创新,建议增设ROS机器人开发内容,强化人工智能通识课程。她强调:“学科建设要立足新专业基础,通过AI赋能实验室建设,打造差异化发展方向。”数据科学系主任康鲲鹏则聚焦人才培养方案优化,提出构建“AI+专业”的交叉课程体系,确保通识教育师资与专业需求同步更新。
教学创新:分层分类培养 激活个性发展
软件与智能应用教研室主任葛寒松倡导实施“精准滴灌”式教学改革,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开展分层教学。公修计算机教研室主任崔卫东进一步建议,通过建设理工、文科、艺术类别的不同AI数字资源库,并配套开发虚拟数字人教学系统,实现基础课程的个性化供给。物联网工程系主任刘冠秀补充提出,需从企业实际需求倒推人才培养路径,通过增加实践课时、引入真实项目案例、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等方式,填补产教融合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产教融合:构建协同生态 强化实战能力
物联网工程系主任刘冠秀重点强调校企合作的重要性,提出建立“企业出题-学院解题-学生答题”的实践育人模式。人工智能系主任秦术晋则从团队建设角度提出,要组建智能体开发教师团队和学生竞赛梯队,同时完善毕业标准考核体系,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。
院长总结:擘画发展新篇 凝聚奋进共识
王春霞院长在总结中指出,本次会议集思广益形成了三大共识:一是以智能化为引擎推动专业升级,二是以分层分类为路径深化教学改革,三是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提升培养质量。她强调:“‘十五五’期间,学院将着力构建‘需求导向-创新驱动-协同育人’的人才培养体系,通过优化资源配置、强化特色建设,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”
此次征询会的召开,标志着学院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。与会代表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研讨为契机,持续完善发展方案,共同谱写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
撰稿:葛寒松
初审:葛寒松
编审:陈 涛
签审:王春霞